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视察河北时关于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,推进我院科技示范与服务基地“院字号”品牌培树工作,2024年5月7日至9日,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、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、河北省草业创新团队在河北黄骅市举办了草堂沧州行——盐碱地苜蓿种植利用现场观摩会。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王旗出席并致辞。中国农业大学草学院院长、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,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郭丽鲜二级调研员,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、学者和技术人员140余人参加会议,院科研管理部、成果转化部负责同志、资环所负责同志及部门管理科研人员参加活动。
王旗副院长代表我院向与会的专家代表表示热烈欢迎,介绍了我院60多年来在盐碱地上取得的研究成果。他指出,下一步我院将继续认真贯彻“藏粮于技、藏粮于地”战略,重点抓好盐碱地生物育种、产能提升、生态化利用等关键领域科研攻关,强化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模式的转化应用,开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新局面。
5月8日上午,在纳茉农场,集体参观了中重度盐碱地苜蓿保苗播种技术示范田,该基地运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,如深松扩容抑盐、有机增施隔盐、平地蓄水淋盐、沟播聚墒躲盐、种菌融播抗盐和适期播种避盐,有效提升了苜蓿在盐碱土壤条件下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。随后,专家们观摩了苜蓿丰产技术示范田,通过挖掘苜蓿种植与苜蓿后轮作小麦的土壤剖面,比较分析了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和养分状态的积极影响。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内,专家们参观了站内布置的多项实验,包括苜蓿品种筛选试验、苜蓿地水盐运移试验以及利用蒸渗仪研究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水、盐、养分运动机制的试验等。在黄骅丰茂盛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专家们参观了公司的牧草加工车间,了解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加工过程,对牧草产业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下午,在林江农场,专家们观摩了苜蓿旱碱麦轮作示范田,这一轮作模式有效利用了地区特有的环境条件,提高了土壤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经济收益。此外,还有咸水淡化灌溉苜蓿技术研发试验,该技术旨在探索利用当地咸水资源进行苜蓿种植,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活动还安排了展板观摩交流环节,涵盖了苜蓿种植、管理及其产业化应用的多个方面,不仅详细展示了当前科研贯彻项目的详细数据和成果,还包括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预期目标。现场氛围活跃,问题讨论环节反响热烈。
此次观摩会展示了我院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的系列成果,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样板,极大提升了科技示范与服务基地产业贡献力与影响力。
人民日报客户端《渤海新区黄骅市举行盐碱地苜蓿种植利用现场观摩会》